今年 1 月,有汽車博主發布了關于小米汽車首款車型小米 MS11 車型的設計圖片,展示了小米汽車保險杠、小米 MS11 的裝飾件,以及小米與北汽模塑相關合作細節等,引發網絡關注。針對此次小米汽車設計文件泄密一事,據新浪科技報道,小米內部通報了該事件的處理結果,涉事合作方處以100萬元的經濟賠償,泄密人也被處理。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曾回應稱,這的確是二級供應商保密的設計文件泄密,但該供應商僅僅是為模具打樣的供應商,泄密的文件是非常早期的招標過程的設計稿,并非最終文件。小米內部也針對該事件通報了處理結果。通報顯示,事件的起因是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因對其下游供應商管理不善,泄露了小米汽車前后保險杠某個版本的過程稿。對于涉事合作方,依照《保密協議》處以 100 萬元的經濟賠償,責成其對下游供應商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并對泄密人進行處理。小米通報的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也即是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信息顯示,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屬于北京汽車集團成員,由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創立,分別持股 51% 與 49%。經營范圍包括生產汽車保險杠、模具、塑料制品;研發、銷售汽車保險杠、模具、塑料制品等。近期關于小米汽車的傳言不斷,有消息稱,預計小米汽車工廠于2023年6-7月獲得汽車生產資質;同時還有消息稱,小米汽車的品牌沒批下來,被列入到資本無序擴張概念。對此,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近日在微博上回應稱,該消息不實,不存在所謂品牌需要批準的說法,此外小米汽車進展順利。
此前小米前總裁王翔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對于小米汽車實現2024年正式量產的目標,公司進展非常順利。目前小米在造車上投資的效率和規模對于集團不會構成重大影響。截至目前,小米汽車研發團隊已經超過1800人。